《原来结婚可以发小财》 

十一黄金周“红包劫”怎么过?

      曾经的国庆长假,我们总盘算着去哪儿旅游、如何放松消遣,让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难得的假期;时过境迁,最近这几年的“十一”黄金周渐渐成为婚礼举办的高峰期。赶赴婚宴,红包必不可少。而水涨船高的礼金行情让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大呼“吃力”。

  十一假期摇身变为婚礼黄金周 红色炸弹轰出怪象

  “国庆还未到,扎堆结婚的请柬已早到。细细一数有16对好友在这节日期间竞相步入新婚殿堂。可我没分身乏术怎能一一前往,让我很是犯愁!这个节日,你们外出旅游潇洒,我只能疲于奔命各个婚礼的殿堂。”这是网友熊先生发的一条微博。

  熊先生参加的这16场婚礼,分布在重庆垫江、重庆城区、遂宁、成都、南充,有他老家小辈的、有战友小孩儿的,还有单位同事的,时间从9月30日跨至10月7日,其间只有4日没有婚礼。5日有6场婚礼,且还不在同一个地方。 

  十一扎堆结婚“红色炸弹”满天飞网友直呼吃不消

  “今年的九月和十月,是最令我崩溃的两个月,因为我一共要参加13场婚礼,礼金要送出去五六千元。”在微博上,网友“匪兵甲”的一条留言引发网友大讨论。对于九月、十月婚礼高峰期,网友们都感触还真有些扛不住“一张张扑面而来的‘红色罚款单’”。

  “匪兵甲”告诉记者,关系很好的最少得给500元红包,到不了的就让人帮着捎过去200元。“13场婚礼我得送出去俩月工资,这让我一初入职场的单身男情何以堪呐。” 

  临近国庆结婚潮涌动 80后感慨结婚"礼金随不起"

  “国庆黄金周都成了结婚黄金周了。今年‘十一’有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都结婚,看来这两个月的实习费又白挣了。”研二学生小潘说。临近国庆假期,结婚潮也悄然而至,婚礼份子钱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话题。而进入适婚年龄的80后成了结婚随礼的主力军,大多感慨“礼金随不起”。

  像小潘这样的不在少数。为了凑够份子钱,或节衣缩食,或去多找几份家教,有的不得不向同学借钱,或求助于父母。相比研究生,博士生面临的礼金压力更大。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博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像我们读博的,同学基本都到了适婚年龄,结婚的一个接一个,几份礼金对他们工作几年的不算什么,可我们真得硬撑着。” 

  婚宴惊现点钞机 变味人情债压得人们喘不过气

  记者从一些婚庆服务公司了解到,过去结婚,一般是由新人家人或者新人自己负责接收和保管礼金。随着礼金数额的上涨,一些新人要求酒店或婚庆公司提供点钞机,这已经成为婚礼的一项常规服务项目。

  如果说,点钞机的出现,还只是形式上的“交易”;那么,有些情形就成了赤裸裸的“对等交换”。长假过后,几对新婚小夫妻在网上相遇,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策划了很久的旅行结婚没能成行。原来,当年轻人把不摆宴席的想法告诉父母时,遭到了几家大人的一致反对:不摆酒席,过去送出去的那些钱怎么收回来? 

  金秋结婚季袭来 专家建议职场新人理性"随份子"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随份子”最初是家族行为,婚礼是一种人生仪式,属于比较私密的。后来演变成一种社会行为,婚礼和其他一些节庆仪式一样成为礼尚往来的场合,随份子、收份子是种人情往来。“份子钱”本身折射了社会政治关系和经济状况,从几十年前随几块钱发展为如今最少200,“随份子”也有了功利化色彩。“随份子”甚至蔓延到学生群体,学生节衣缩食凑份子也不少见。年轻人收入较少,随礼不在钱多少,心意到即可。 

  省婚礼不省蜜月游 裸婚时代丰俭由人

  按照目前公认的定义,“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没有婚戒、没有蜜月,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彻底“裸婚”的年轻人虽然也有,但更多23~30岁之间的年轻小白领选择了做有戒指、有蜜月的“半裸婚族”。

  无论是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裸”,还是自愿“裸婚”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相同的观念,就是裸婚要裸得精彩,尤其不能因为结婚而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压力,进而降低生活品质。其实,只要在能负担的预算范围内,“裸婚”可以很精彩,比如蜜月旅行也可以丰俭由人、远近自选。 

  “礼金恐惧症”如何解?

  礼尚往来,传递情谊,本是赏心乐事,也是我们一个淳朴的传统。亲朋好友,喜事临门,适当地赠送一些贺礼,锦上添花,无可厚非。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人情已被异化,请柬成了“红色炸弹”,所不同者只是披了一层温馨的面纱。当人情消费实际已异化为“强迫消费”,不见了人情只剩下“交费”的时候,又还有多少意义?

  在“红色炸弹”面前,很难简单地划分出谁是“炸人者”、谁是“被炸者”,因为今天烦恼的送礼人也许以前先收过别人的礼,现在收礼的人以后也会给别人送礼。可以肯定的是,人情消费之所以泛滥成灾,恰是因为“你”、“我”、“他”都被捆绑在人情债上,“解铃还须系铃人”,清除“炸弹”,还须依靠“你”、“我”、“他”。

  从另一个角度看,众人患上“礼金恐惧症”,恰也说明移风易俗乃是人心所向。其中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载体”,或者说是要有一个旗帜鲜明的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崇尚什么的良好生态。这些年来,不论城市还是在乡村,人情风之所以愈刮愈烈,人见人畏,人人痛之恨之又摆脱不去,缺少对移风易俗理直气壮的舆论支持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主要的因素。改革人情风,要有大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文明的风尚,既必要更迫切。 

  法国人结婚怎样随份子?

  在中国人看来,法国是世界发达国家之一,老百姓办事肯定都是以金钱来衡量;法国又是举世闻名的时尚国度,做起事情来一定超前得不得了。由此分析,法国人的婚姻之事更要办得风风光光,亲朋好友们抬举得热热闹闹,新人数钱数到手发酸,事实其实并非如此。

  一般来说,法国人结婚随份子,大致分三种情况:第一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关系的,会早早为新人选好礼物,比如鲜花、香水、首饰、花瓶、童车、玩具等等,礼盒上写着祝福的话语,结婚那一天,送给新人。假如因故不能参加婚礼的亲人,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要提前把礼物寄来,象征一份情意、一份祝福。

  第二种情况,新人结婚前开出一份所需物品的单子,分发给好友们,让他们从上面挑选合适的礼物,当做结婚贺礼。法国历来是一个讲究经济、实用的民族,为避免亲友所送礼物重复,或生活中用处不大而造成浪费,就在结婚前开出这样的单子,贵重一点的有首饰、电器;中档的有香水、鞋帽;简单的有水壶、水杯、帽子鞋袜、奶瓶等等。这样计划的好处,就是送礼者有的放矢,新家经济实用,双方都乐意接受。

  英国:给新人准备一份礼物就好了

  杨小姐曾在英国留学,她说,英国人结婚相当简单,一般先在教堂里举行结婚仪式,接着在教堂所属的草坪上办一个简单的鸡尾酒会,前来观礼的亲朋好友就在鸡尾酒会上聊聊天,喝点酒,吃点三明治之类的小点心,然后就散了。当地人结婚也没有送红包一说,一般给新人准备一份礼物就好了。

  杨小姐在意大利游玩的时候还正好见到意大利人结婚,也是在教堂里,仪式结束后连鸡尾酒会都没有,大家就拥在一起合影,照完相大家就散了。

  “他们结婚真简单,哪像我们国内大吃大喝的。”杨小姐感慨说,几年前她在凯悦酒店的宴会厅办了酒席,当时酒店还有上菜秀。

  在加拿大感受老外复杂的人情费

  在国内,我们的人情费主要是结婚、葬礼、生孩子、孩子满月、退休什么的,而在加拿大,虽然费用的额度不高,可是花样名目要远远比这些要多,像结婚生孩子多半是大家凑份子买礼物,而葬礼也多半是捐一些钱,这里没有任何强制的成分,全凭自觉,而通常情况下,这些钱你是不能省下的,这些都是最起码的人情费。

  这几年部门里因为没有什么新人,所以结婚的份子很少,通常对待结婚大家会凑份子,然后买一些礼物像什么性感的内衣或首饰等,接着会把大家聚在一起,当众送给新人,新人会被要求介绍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然后大家也会开些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