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记忆专家
无意识观点乃情绪记忆,储存在杏仁核中。勒杜及其同事们的研究认为,过去一直被视为边缘系统核心部位的海马回,其主要功能并非是情绪反应,而是登记与弄清知觉模式的认知功能。借助于情绪意义,海马回的输入提供了鲜明的记忆背景,识别事物的不同意味,比如是在自家后院还是在动物园看到熊。
海马回保存的是枯燥的事实,杏仁核则为之存储了伴随事实的情绪风味。比如,我们试图在双车道的公路上超车,没想到一头撞上迎面来车。海马回会记住事故的所有细节,诸如我们行驶的是哪一车道、同车人、对面来车什么样等等。杏仁核却会在以后我们又打算超车的类似情况下涌起一阵焦虑。用勒杜的说法是:海马回认出了谁是你表妹,但杏仁核提醒,其实你并不喜欢她。
大脑采用极简单但也很巧妙的方法使情绪记忆深深扎根:生命遭受威胁的危急关头,正是神经生化警戒系统启动机体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准备之时,同时在记忆中烙下鲜明的印记。应激之下(处于焦虑、狂喜或极度兴奋时也是如此),脑发出的神经指令直达肾顶部的肾上腺,激活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给机体充填能量,提高战斗力。此类激素通过迷走神经激活接受器,迷走神经传输脑的指令以调节心率,同时被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发反馈回大脑。上述信息主要传送到杏仁核,激活其中的神经元以通知其他部位强化正发生事件的记忆。
当情绪唤起带有某种特别的力量时,杏仁核最倾向于把这样的时刻印在记忆里。所以,初次约会之地,或听到“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时我们正在做的事会天长地久地留在我们心上。杏仁核的唤起越是强烈,印记越是深刻;我们一生中最惊慌,最毛骨悚然的体验最是没齿难忘。这意味着,大脑有两套记忆系统,一套记普通事物,一套记忆有情绪意义的事物。情绪记忆的这套特殊系统具有卓越的进化意义,确保动物格外生动地记下最有威胁性或最想得到的事物。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情绪记忆却可能导致错误。
不合时宜的神经警报
这一神经警报系统存在的最大弊端在于, 面对人类所处的高
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有时杏仁核发出的紧急警报却不合时宜。杏仁
核乃情绪记忆之仓,执行经验扫描,将眼前事件与过往经历对照比
较。其比较方法是联想性的:若目前情境的某关键因素类似于以往
( 可称之为“ 匹配”),便等不及充分确证,即刻行动。该神经回路的
粗率就在于此。这套系统蛮横地逼使我们挖出记忆中的陈规老套
去应对现实。早年习得的思维、情感、反应等,哪怕有一点点与现实
情境相似,已足以触响杏仁核的警报。
某护士战时入伍,那些残肢断臂、血肉模糊的伤兵给她留下了
创伤性记忆。多年后的一天,家里的一股恶臭突然使她心里涌起恐
惧和厌恶,变得惊慌失措,不能自已。原来是婴儿湿尿布错塞进衣
橱发臭,从而触发了当年战地医院的反应。只要有一丁点与曾经经
历过的危险相近,杏仁核就会发出敌情警报。讨厌的是,与激发危
机的情绪记忆本是陈年往事一样,引发的反应也是时过境迁,不敷
今天之用。
情绪记忆的粗疏和朦胧是因为许许多多色彩鲜明、情绪强烈
的回忆都源于生命早年的孩童期, 源于童年与成人世界的相互关
系,尤其是诸如挨打、遭虐待或被忽视等负性痛苦经历,会深深烙
印下来。而此时,大脑的其余部位,如主司客观记忆的海马回,掌管
理性思维的新皮质都尚未充分发育。杏仁核与海马回联手完成记
忆任务,但又独立地储存及提取各自的特有信息。对海马回提取的
信息,杏仁核要评估其是否具有情感价值。杏仁核是婴儿大脑发育
最快的,刚出生时已几乎完全成熟。
童年期杏仁核的功能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原则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持。勒杜以此支持这一观点:婴儿与成人的接触体验奠定或
搅乱了生命早期情绪学习的基础。以成人的眼光俯视这些早期的
情绪经验,惊异其如此强烈,同时又如此难于理喻。但勒杜认为,这
是今后情绪生活的蓝图,粗糙而又非语言形式地深藏在杏仁核里。
早在婴儿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体验之前就已日积月累存储下来的
情绪记忆,在日后生活中引发反应时,却找不到与言语思维的相匹
配的原型可用。我们遭遇情绪失控的袭击,原因就在于情绪积累的
生命早年,我们尚不能用语言理解环境,我们当时仍处于蒙昧迷惑
之中。我们储存的是浑沌无序的情绪感受,而非以语言形式编码的
记忆。